海外交流

出国交流经历对申研的作用

沈泽阳

我的出国交流情况概述

首先讲述下我的出国交流情况。我在大三下学期参加SAF一年的交流学习项目,交流学校是JHU。作为交流学生(Visiting Student),我能够享受JHU本科生所能享受的一切资源,包括教学、娱乐等等(有些SAF项目交换生资源受限,比如UC系)。在我关心的选课和科研方面都没有任何限制,甚至会因为交流生的身份得到一些小小的优待。学习期间与JHU本科生交相同的学费和医保。在项目结束后,我借机继续留在JHU完成毕业设计。因此,我总共在JHU待了一年半的时间,包括两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和一个学期(毕设)外加一个暑期的科研。

如果想出国交流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由于计划在大三下出去,我在大二结束的暑假考过托福之后开始准备出国交流。准备工作除了考托,还要选择出国项目以及准备文书材料。准备出国交流的过程虽然比申研轻松但仍然较为繁琐,整个准备各种材料的战线也会被拉长到一学期。因此在计划出国的前一个学期就最好把托福关过了。

交流项目该如何选择?

当时我有比较学校的资助项目和SAF的自费项目。在主要考虑项目质量的标准下,我最终决定申请SAF的项目,并且认准了JHU这一所在BME方面一直处于领先的学校。像CSC之类的资助项目好处自然是成本低,但目前东大的项目还不是非常优质,而且竞争比较激烈。SAF的项目正好相反,那就是成本高,但交流项目好,而且门槛低。SAF里面非常好的学校所要求的绩点和托福成绩都不算高。具体要求可以去其官网查阅。但无论是什么项目,一定要了解清楚交流生的权利以及限制。再好的学校如果限制重重,那么也不会是个好项目。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不能有选课、找教授做科研以及实习方面的限制。

在选择学校时,最好是选择在自己今后计划申研的国家中的学校,更理想的是自己计划申请的学校。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香港新加坡,在定位好地区后,再挑选在经济能力允许下质量最佳的项目。选择自己计划申研的地区的学校,好处是能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该地区的教育方式、风土人情,对于今后研究生学习以及申研择校都会有超乎预期的帮助(最后一节将谈到)。交流学习由于不拿国外学校的文凭因此总归会更容易去到更好的学校。因此我认为也应该把握这种机会尽量选择最好的学校,去体验一下。

出国交流的时间该如何选择?

这是个非常tricky的问题。不过我个人首先认为一年的交流体验跟一个学期会有一个质的不同。至于大几出去,我认为各有利弊。以下总结一些我的理解:

  1. 大一:最早的交流机会可能出现在大一下学期。这个时期的我们可能都还没摸清楚什么是大学。因此除非是觉悟特别高的同学,我并不建议这个时候出去交流。

  2. 大二:这个时间出去交流,如果绩点足够有竞争力,我会建议走资助项目,而不是像SAF这种项目。因为大二的学生尽管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模式,但是总体来说还不至于驾轻就熟。SAF的项目会耗费大量时间用于准备,势必影响大一大二繁重的学习,为了交流伤了绩点可就因小失大了。如果想在大二就出去交流,那么雅思托福就得大一时期准备,这对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也会是一个挑战。但是大二出去交流的好处是,由于国外的课程设置较国内容易拿高分,因此交流期间的成绩往往都比国内成绩高,因此在成绩转回到东大后对你的绩点是大有帮助的。

  3. 大三:根据我的经验,我比较倾向大三出去交流。如果是一年的交流项目,也最好是大三一年。大三是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于许多专业来说,国外学校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课的质量会比东大好,因此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别人好的东西。这个时间段也是恰到好处,既没有开始申研工作,而且期间的成绩还能用于申研。因此大三一年在外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交流过程”。交流结束后,英文自然而然的提升也会有助于大三暑假过语言考试的关卡。 像我这种大三下出去一年的项目是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的(由于我没有尽早考托)。不过这里也是有利有弊。利是使我能够在一年项目结束后继续留校做毕设。弊是我大四上在国外的成绩几乎没有用于申研,另外大四上的学习与申研工作时间重叠。从我个人经验来说,并不推荐。

  4. 大四:大四上出去显然是不理智的,除非你已经毅然决定gap一年。大四下出去一是可以参加学习类的项目,二是直接过去做毕设。利用最后一学期时间提前出去考察一下也是非常好的。不过也就只是出去看看,对于申研当然是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本科期间是否有必要出国交流?

无论是走学校或国家资助的交流项目,还是走像SAF这种自费项目,我都是强烈建议能够在大学四年期间有至少一学期的出国交流经历的。特别是如果能够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慎重选择交流的学校和时间的话,那么帮助会非常大。

出国交流对于申研究竟有什么帮助呢?

  1. 出国交流能够提高你的绩点:根据经验,交流期间的成绩往往比国内的成绩好,因此也可以把出国交流看作一种提高绩点的手段。

  2. 英语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提升:如果是去英语国家,那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英文尤其是听力口语那真是会变得自然。美国的学校通常都有writing center,也是非常好的提高写作能力的资源。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申研过程中准备文书也是非常有利。

  3. 有机会接触顶尖的教授和科研团队:如果去一流的学校交流,那么就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优秀的教授,来自这些教授的推荐信能够在你的申研过程中推波助澜。如果志在读博,那么如果在交流期间能够融入一个团队,得到教授的青睐,那么在申研中被教授拉入团队的几率会增加不少。当然就算最后什么也没捞到,单单是有机会参与你所感兴趣的科研也能让自荐信有话可说。

  4. 知道了你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拿美国为例吧。如果我没有在美国生活这么一年半,我不会真正体会到美国有些地区其实会有暴乱,会不敢晚上一个人出门,会有种族歧视。在当地生活过之后,这种切身体会才足以影响一个人的抉择,而光看看新闻是不足以的。这种影响至少波及到了我的选校。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要去自己申研时想去的地区交流,最好是去想去的学校交流。如果没有在该地区生活过,你可能会根据一些人人都能查到的数据如排名来选择学校。但是在这里生活过之后,你的选择可能会考虑进一些更切身的因素,比如生活质量,学习氛围。可能会让你在选校时有更全面的分析。

  5. 认清自己未来的方向:去到一个新鲜的环境,你会重新认识自己。国外的环境相对自由,在自由的选课和实践中,你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有更大的几率认清自己的好恶。此外,对于在国外发展更好的一些专业,你也能够了解到其最新发展情况和走向。个人好恶加上专业前景,两者基本构成了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出国交流中的种种体会对于申研时的专业和项目选择也会有所影响。关于我朋友的一个例子,他在出国交流之后决定从生医转行做电影,而他其实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才气和兴趣,只是国内的环境让人喘不过气罢了。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