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6-何煜坤-TAMU

何煜坤,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2级 最终录取学校:TAMU

三维: GPA 3.72/4,88.6/100; TOEFL:98(Speaking 19); GRE:322=152V+170Q+3.5A.W.

录取结果:

AD(4):TAMU, UMD, NWU, NCSU

Rej(4):Umich, PSU, UCSD, UR

Pending(2):VT, UCD

Part 1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既然你已经把出国留学作为今后发展的一种选择,有必要去分析清楚自己为何出国。近两年出国人数几乎呈指数式地增长,低龄化也逐日明显,许多家境殷实者在高中就奔赴国外为求更好的子女教育,不受到群体意识影响是很难的。诚然,对大多数人出国意味着学习的重压,语言交流的障碍,文化融入的不易,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可克服生存下去,但并不代表选择出国即优越。究竟能获得什么,付出怎样的代价,是否值得都必须考虑清楚。例如:

出国的好处:

  • 国外开放的学术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 更加严格的学习要求,熬夜通宵准备考试赶论文能治好我的拖延癌

  • 新环境下学会自立

  • 语言学习,接触不同文化民族,开阔视野

代价:

  • 语言文化差异,融入各类圈子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轻松。

  • 学业、求职及抽取H1B签证的压力,各行各业的天花板效应以及一些职业的身份问题。

  • 高昂的学费

这些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思想的成熟以及对自己更加了解,各项的权重会逐渐变化,并且你也会产生新的想法。我建议抽一点时间专门思考这个问题,或者你也可以和父母友人做一次长聊,将想法逐一说来,最好能记下来,平日可对照反思完成了哪些,哪些需要调整。面对自己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Part 2 有关Ph.D 和MS/Meng

Ph.D意味着你需要深入研究一个领,时间较长,做好常年在学校实验室工作的准备,发多少高质量论文就是老板算你工作绩效的指标,并且这个工作平均得做5年直到你的论文达到毕业要求。而MS/Meng相较Ph.D更加自由且时间短,一般1~2年都可以毕业,并且项目里大部分的课程可以自由选择,你有机会挖掘自己真正的兴趣点。

大部分学校的MS是自费而Ph.D除了cover掉学费每月会发放工资,可以说Ph.D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工作,你干的好不好直接决定拿多少钱,并且老板随时有权利把你fire掉。但读Ph.D是做faculty的基本条件,并且你要由此来熟悉学术界的游戏规则。由于从国内直接申请名校Ph.D的难度远远大于海本,尤其是CE和CS这类竞争激烈的热门项目,许多希望到国外顶级导师门下读Ph.D的同学会首先想到利用MS做Ph.D的跳板,理由可以总结为如下几条:

1) MS期间到实验室找教授做research,等熟悉后请求老师将自己转成Ph.D

2) 选择thesis based,可以积累科研经历和论文

3) 拿到教授的推荐信,方便申请其他学校的Ph.D

首先,1) 并不是对所有学校都成立,私立校的难度往往较大,NU的EECE比例往往是4% ~ 6%(是指最后转成的同学在占这一届总人数的比例,并非所有申请的同学中成功的比例,大部分MS都希望尽早毕业),导师同意有时候并不一定能保证申请成功。当然只要活干的好,推荐信往往不成问题,老师很愿意推荐有研究潜质的学生。MS的论文并非像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容易,选到困难的题目往往要2~2.5年毕业。那么读完MS再申请Ph.D,是否就比本科生更有优势?并非如此,同时你去的学校往往不认可MS阶段的课程,除了一些学分替换,一般仍要做好读5年的准备。

附上一亩三分地关于Ph.D有一些不错的帖子:

[1] 关于硕士申请和选择的专帖(一些Warald关于thesis-based的看法)

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

[2] 读了博士PHD有什么出路?

http://www.1point3acres.com/warald-%E7%BE%8E%E5%9B%BD%E8%81%8C%E4%B8%9A%E8%B0%88-%E8%AF%BB%E4%BA%86%E5%8D%9A%E5%A3%ABphd%E6%9C%89%E4%BB%80%E4%B9%88%E5%87%BA%E8%B7%AF%EF%BC%9F/

[3] 为PHD正名-说说PHD博士就业的一些问题

http://www.1point3acres.com/warald%E7%BE%8E%E5%9B%BD%E8%81%8C%E4%B8%9A%E8%B0%88%E4%B8%BAphd%E6%AD%A3%E5%90%8D-%E8%AF%B4%E8%AF%B4phd%E5%B0%B1%E4%B8%9A%E7%9A%84%E4%B8%80%E4%BA%9B%E9%97%AE%E9%A2%98-%EF%BC%88%E5%85%A8%E6%96%87/

[4] ECE MS 转 PHD 的一点经验

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78691-1-1.html

Part 3 关于转CS

我本人也是申请EE,对CS的了解仅限Coursera上学过几门课而已,但在全民转CS的时代的确也思考过一些。首先码农这个词只是CS用来自黑的,CS的确要写很多代码,但如果只会码代码,真的算不上CS,比如算法数据结构python和java都没有学过的6系。兴趣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点。高中两个实验班出国的几个同学聚会,除了我都申请的是物理和化学Ph.D,当谈及转CS的潮流问题时,他们都表示出路很好,也都听过身边各种专业转后怎样成功申到签证留美工作的例子。我顺便就问了大家编程一般都用什么软件时,他们却说平时基本不用电脑,并且对编程都不怎么擅长,或者根本不感兴趣。实际上他们在高中数学成绩都是相当不错的,理解算法并不难,但都表示并不会去学CS。他们将来也许会逐渐喜欢上编程并从事和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程序设计工作,但就申请而言是不会因为CS容易就业就放弃自己的专业,即使每个人的三维都足以申请到top10的项目。

目前而言CS仍是美帝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国家的最容易就业的方向。这也是事实,在各行各业逐渐被互联网和自动化取代的时候,CS扮演着实现自动化高生产效率的角色,服务业中绝大部分的信息交互和处理都可以逐步被计算机取代,CS一度可以被解释成Computer Services,许多凭借经验的工作在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面前不得不让步,尤其在机器学习重新热起来的21世纪。

CS项目的申请难度较大,避免激烈地CS申请竞争的几种方法:

1) 曲线救国,选择对转专业友好的学校,比如以往NU就是EE、CE、CS项目相互更换非常容易,但16年开始政策有所收紧,选课和转系名义上并不那么自由,但听说政策不是严格执行。同时要注意申请的项目是否能顺利转CS。比如TAMU的CSEN和ECEN是两个学院,都有CE项目,但因为CSEN是和CS合办的,这个department下的CE学生就更容易转成。

2) 选课自由的学校,可以在不转专业的前提下多选修CS课,不过要注意询问优先级的问题,往往热门的课程大部分非CS的学生是抢不到的。TAMU即是是ECEN下的CE,其选课也是可以完全选CS课程毕业,而EE就需修满一定ECEN的学分。而UMD除去你所在track需要完成的四门核心课程,其他课程的选择就很自由了。

3) 牺牲时间,读完其他MS项目后重新申请CS.MS。重新申请难度会小一些,申请到名校的机率也更大。其实真的对CS感兴趣,也未尝不可,毕竟相比今后工作,重读MS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并不是很大。那么在读前一个MS时,你也有必要锻炼自己编程的能力,因为时间是相同的,已经在这条路上的人并不会停止努力,只会拥有更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纯熟的编程技巧。

4) 提前接触CS方面的课程,多选一些东大和计算机有关的课,尽量拿到高分,课下尚有余力则通过MOOC上如Coursera、Edx这一类网络课程学习系统来提升对CS的了解。

依靠工作签证留在美国,你就不得不和十几万人一同抽H1B的签,而找到工作则决定你是否有资格抽签,而转到公认容易就业的CS很明显是拿到抽签机会的重要筹码。不必在意专业情怀,当然也不可随波逐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才是重要的。

Part 4 心态

从容申请、耐心等待以及平静接受

整个申请做好的确并不容易,当GPA,GT成绩都已经落定后其实大可不必再因为这些成绩而影响申请。正确选校并是需要对照大量往年数据作出评估,选取申中可能性最高的项目,这其中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如某个申请者成绩并不好,竟然申中top20~top10的名校,再或者三维都很高的人被一些看似不那么热门的项目接受。这其中的确存在很大的误差,但总体数据往往是可靠的,随着申请者的增多,大众情人校每年所需要处理的申请不计其数,不得不设置许多硬性标准,一般申请者,除非某一方面及其突出(如GPA高于92,专业top1),都需要遵循这些标准。所以建议在一亩三分地上多查询近2年的录取结果汇报,参考各类申请者的三维作出判断。不过不必太过保守,可以适当增加冲刺和主申档的学校,一些大学的项目对中国人较友好,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再者只是多几份的申请费,没有必要太过保守,将自己的选校档次提升没有坏处。

关于公立私立校,目前来看公立校的录取难度会略大于同等级排名的私立校,虽然后者学生规模一般没有前者大,但鉴于公立校受州内录取的限制,一般录取人数并不见得比私立多。另外在选择保底校时建议选对中国人友好的学习,不要只从专综排来定义所谓保底,经验表明保底校不一定能保底(当然不排除over qualified情况)。

在等待结果的时候无法避免会焦虑急切,经过漫长等待后拿到第一封录取时会感到激动且安心。在陆陆续续收到录取或者拒信后,往往犹豫不决无法决定,并且随着对学校了解的加深,选校申请时的一些想法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做最终选择时需要三思。对于给ad的ms或者Ph.D,不必遵循415协议,除非学校告诉你答复的时间,你可以继续等待更好的结果。

总而言之,留学本身就不是轻松的事情,不过一步步坚持走下来,会有很多收获,而申请只是其中一步。最后祝学弟学妹们都能取得理想的录取结果,进入心仪的学府继续学习深造,为梦想努力。

Last updated